“自从县里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后,现在可以直接向纪委、各执法单位面对面反映我们企业遇到的一些困难,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。但在反映渠道上,能不能再丰富、便捷一些。”在填写莒南县纪委监委发放的营商环境调查问卷时,某企业负责人王先生说道。
前期,营商环境监督员在日常调研中发现,随着“优化营商环境——纪委监委在行动”活动的深化拓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表达诉求的主动性、积极性进一步提升。然而,仅靠实地走访、个别访谈、调查问卷等常规监督方式搜集企业诉求,在经常性、覆盖面上难以统筹兼顾。莒南县纪委监委准确把握这一阶段性特点,广泛搭建联企平台收集问题线索,推动市场主体发挥监督作用,以“双向监督”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
针对涉企执法多头检查、重复检查、执法扰企等问题,进一步完善执法单位“扫码执法备案”、企业“扫码反馈评价”的“双向扫码”工作机制,增设执法人员和企业两个数据库,将全县51个行政执法机关和120家规模以上企业、5000余家中小微企业全部纳入数据库,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。督促有关部门成立企业诉求“马上办”办公室,开通专线电话,设立诉求专窗,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。在此基础上,联合县司法局开展“进百企助企纾困促发展”活动,成立12个工作组,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,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。定期开展“企业评部门”活动,围绕涉企执法、窗口服务、审批效率等方面,对部门单位进行评议,公开评议结果,跟进监督整改。截至目前,先后收到企业诉求、意见建议等400余条。
监督的落脚点在于成效。对涉及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,该县纪委监委集中查办营商环境领域案件,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及时通过约谈提醒督促部门单位整改;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、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,坚持严查快处,对重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。
“营商环境好不好,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在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、加大监督检查等方面持续发力,主动倾听企业呼声,形成问题线索反映、处置、反馈的有效闭环,严肃查处各类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,着力打造风清气正、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。”莒南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