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公众号
当前位置 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基层风采 > 正文

团林镇:线上线下“双公开”,村庄“三资”尽掌握

来源:莒南纪委发布时间:2020-08-10

团林镇北团林村有一位热心村务的村民赵大叔,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双腿,从此他只能在床上度过,再也不能去村委大院“监督”村情了。最近,从赵大叔家里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,“现在好了,钱怎么用的、用了多少、谁家承包的哪块地……通过手机微信,足不出户就知道,一目了然、非常清楚。”赵大爷有感而发。

然而几年前,这个村还是另外一番景象:村务公开工作基本上流于形式,村里花的很多钱款常常不能及时告知村民,群众意见很大。

原来,今年以来,团林镇在完善传统村务公开方式的基础上,利用“智能手机+微信公众号”模式,在全镇58个自然村中探索实施“阳光”村务公开工程,实现“线上+线下”双向公开。该镇纪委靠前监督、全程监督、主动监督,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工程实施全过程,督促各村结合实际对“三资”使用、管理、运用等情况做到应公开尽公开,以有力精准监督推动工作落地见效。

“当前我镇很多村‘空心化’问题严重,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,留守的仅剩下老人、妇女和儿童。传统的村务公开形式面临‘看得懂的看不到,看得到的看不懂’的尴尬,一定程度上使村务公开流于形式, 群众监督有效性差。”提及工作初衷,团林镇纪委工作人员张传杰说。

如今,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随时更新的公开栏查看村务情况,还能通过手机微信随时了解村里的惠农补贴相关政策、收支预算情况、各类承包租赁合同等信息。这样一来,不仅村民心里敞亮了,也倒逼村干部更加谨慎用权,如履薄冰、战战兢兢,认真对待每分每厘的村集体资金。

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,农村集体‘三资’问题,离不开广大村民群众的监督。监督不能形同虚设,而要‘长牙带电’。下一步,我们将强化督导检查,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,坚决整治工作推进和落实过程中的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问题,推动形成常态化、长效化。”团林镇纪委书记孟龙泉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