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条条框框太多,工作根本没法进行”“干的多错的就多,还不如不干”“先看看人家怎么干,咱照着做就行,万一再出错……”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,“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,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。”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。然而,一直以来,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心存顾虑,他们有的认为干的多错的就多,不如不干,工作中不求质精而求量少;有的怕出错,不敢创新,“摸着石头过河的事”从来不敢先行;有的“一把手”也认为过严会束缚人手脚,影响工作活力,打压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,还得罪人。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了一部分“精明者”不作为、慢作为的借口,不但工作中推诿扯皮、玩忽职守、不思进取,还振振有词的向身边的人传授自己的“为官之道”。
殊不知,这些“精明者”其实都是别有用心:有的因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,“福利”“好处”没有了,工作没有了积极性;有的则是以往行事的方式方法本就存在问题,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大形势下难以为继;有的因为本领恐慌,创新意识不强,不能胜任新形势下的工作,为自己找借口、竖梯子;有的领导干部重“投票”,怕得罪人,影响了自己的政治前途。
全面从严治党从来都不是不作为慢作为的“挡箭牌”,而是督促党员干部敢于担当、勇于负责,防止不作为慢作为的利器。因此,必须按照六次全会部署,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,向推诿扯皮、玩忽职守、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亮剑,以过硬作风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。要强化督导,对工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推诿扯皮等行为及时约谈提醒、追责问责,对工作不负责、不担当,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,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,造成严重后果的,要严格追责问责,做到有责必问、问责必严,达到问责一人、警醒一片效果。
当然,新的赶考之路上,跌跟头、犯错误在所难免,但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创业者提供了坚强后盾。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,一方面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惩处,另一方面坚持“三个区分开来”用好容错纠错机制,对明知故犯和无心之过、肆意违规和改革失误、蓄意谋私和因公差错,区别对待、科学处理,该容的坚决容、及时容、大胆容。还要及时为受到诬告、错告的干部澄清正名,消除负面影响。最大限度减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后顾之忧,激发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激情,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赶考路上展现新担当、实现新作为。同时,也必须厘清工作失误与违规违纪行为的本质区别,绝不能让违规违纪者有机可乘,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。
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关键之年,我们应该及时亮剑,精准纠治不作为慢作为,充分调动广大党员、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,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,忠诚履职、团结奋斗,坚定信心、勇毅前行,走好新的赶考之路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