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在《与人书》中提到:“吾心如秤,不能为人作轻重。”他以心喻秤,将磊落光明、无偏无私、公平允当贯穿于自己处事与施政理念之中,以公正之“秤”换取百姓拥护之心。党员干部要始终将“秤”立心间,时刻校准理想方向、秉持公平正义、永葆为民情怀,才能担负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。
校准理想信念“秤花”。不识秤花,难以当家。秤花是镶在秤杆上的计量标志,第一颗又称为“定盘星”、基准星,只有“定盘星”定得准,其后的准星才能贝联珠贯、井然有序。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,就是立身做人“定盘星”。秤花模糊失准,可能就成了短斤缺两、分量不足的“黑心秤”“宰客秤”,即使涂上了金漆也与炉灶里的柴火无异。倘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现含糊动摇,就会失去做人的遵循,做事的章法,处世的底线,面对风浪考验,大概率会迷失方向,结局只能是“始为一念之差,遂至终身莫赎”。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,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“雕刻”“打磨”自己,做到心领神会、意解情通,确保理论上认同、思想上追随。要不断在担难、担重、担险中,磨炼意志、砥砺品格、增长才干,将理想信念化作攻坚克难、持续斗争不竭动力。
挺起公道正派“秤杆”。制作秤杆的木材纹路细密、质地坚硬、身姿笔直,逾年历岁不走样、不变形,才能担得起重砣、承得了重压。秤上亏心不得好,秤平斗满是好人。秤杆低昂之间不仅是在权衡轻重、定夺斤两,更是在考量着人的良知、祸福。老百姓最看重公平、最厌恶偏私,商人在买卖中坚守良知,诚信无欺,给“高秤”“实秤”,才能生意兴隆、财源广进。作为党员干部只有行为端正、胸怀坦荡,始终做到对党忠诚、做事老实、为人踏实,不做汲汲于名,蝇营狗苟之事,说出的话才有人信,振臂一呼才有人跟。只有杜绝歪心杂念,处事合理合情、不偏不倚,“赏不遗远,罚不阿近”,不让聪明人得利,也不让老实人吃亏,才能让群众信服,组织信任。
压实群众满意“秤砣”。秤砣,一个平白无奇的铁疙瘩,秤杆上轻轻一拨便知轻重几许、分量几何,“身材”虽小,却蕴含着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巨大能量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,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”。评价党员干部的是非功过,群众的“好差评”就是最公正的“考卷”、最可靠的“砝码”。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把群众看的更重一点,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,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满足群众的需求、顺应群众的期待、保护群众的利益,靠真心、真情、真诚赢得群众支持。就是要服务群众更实一点,聚焦群众的所愁所盼、所忧所怨,身入基层、心到基层,话家常、帮农忙、办实事,将心比心暖民心,用自己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的“竖拇指”“打高秤”。